跳转至

建立学术界的人脉关系

建立人脉关系的方式

Networking是美国学术社交、工作社交的核心之一,跟中国文化中的建立人脉关系有些类似、亦有不同。以下均用人脉关系指称。人脉关系最基本的是同门关系、师承关系和合作关系,算强人脉关系。如果去国外的多个实验室交流,有许多导师、合作者,将对申请和未来学术界的立足很有帮助。教授通常更喜欢经历丰富的学生/申请者。

除此之外,弱人脉关系也很重要:比如教授来中国给讲座、暑期学校等;去境外参加暑研,在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上可以接触到对方,或者去对方学校拜访;你的科研导师给你介绍其他教授;你有认识的人在某个你感兴趣的实验室,可以帮忙介绍;此外还有群体社交场合,具体可参考面试中的相关章节。如何建立好人脉关系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后天习得技能,中国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例如,笔者(之一)在 SfN19 期间(10月底)给大约12个感兴趣的教授发邮件,收到约10个回复,和其中7个面谈,表示自己即将申请博士项目,对ta的实验室感兴趣。面谈后的老师所在的学校,有5个给了面试。其他未能面谈的,有的老师回复邮件,说自己的行程已经排满,表示歉意。有的老师回复邮件时,就一句话,“我在xxx时间有空,可以见15分钟”。

发邮件时 ‘be professional’

对于美本同学,有许多种方法建立人脉关系。而对于非美本同学,发邮件是最常用的建立人脉关系的第一步。发邮件前,各位可以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一般有终身教职的教授邮箱里每天的未读邮件有99+,所以对方是否回复你,取决于很多因素:对方是否有空,你的邮件内容是否值得对方的时间,还有其他各种随机原因。如果没人回复你的邮件,别往心里去, 对方可能真的没时间。

对方什么时候有空? 取决的教授个人,但如果是在开学术会议,那有很大可能性会经常查信箱,回复几率更大。

你的邮件内容怎么组成?

关于发邮件的一些建议 ➢ 「how to email a professor」: * https://ugr.ue.ucsc.edu/email * https://hls.harvard.edu/dept/opia/job-search-toolkit/finding-the-right-fit/sample-networking-emails-and-thank-you-notes/

be precise: 参考「5行邮件规则」* http://five.sentenc.es 追求极度简洁的邮件规范,自行斟酌是否适用个人。但至少各位可用来提醒自己删去邮件内不必要的内容。

语法问题:可以用自动写作修正软件,如 Grammarly *https://www.grammarly.com ,在Chrome、Safari有插件,可以自动检测文字内的语法/拼写错误。

如有必要,附上你的CV。

笔者联系教授的邮件作为一个例子: Prospective grad student interested in neural computation

Dear Prof. X,

I am Y who just graduated with B.Sc. in Z and am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brain mechanism with computational method.

The projects in your lab attract me. I wonder if you are recruiting any graduate student this year.

Also I notice some abstracts at SfN 2019 from your lab. Would you like to talk with me if you are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

My CV is attached if you are interested. Thanks in advance.

Best, Y

标题也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引起老师在几百封邮件里看到你的注意,比如“prospective student: seeking for a phd position”。另外,可以在邮件正文提一句自己与对方教授工作相关的课题或论文标题,一句话概括内容,减少教授了解你的成本(相比于点开CV或cover letter),同时也能引起教授对你的兴趣。

如果教授不回邮件

教授不回邮件不代表对你没兴趣(但是冷淡地回邮件一般是没有兴趣)。申请前发邮件的主要用途是咨询想申的教授有没有想招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申请项目的时候因为教授没有回信,所以不申请了,但其实不回邮件并不是任何负面的信号。笔者(之一)申请过几个项目,有一些特别喜欢觉得很适合的项目,每个POI都联系了,有的甚至也和POI单独面试过聊得不错,结果最后一个正式面试也没有。而当时为了怕失学凑数闭着眼睛随便提交的项目没有联系POI,档次和前面差不多,却给笔者发了不少面试。

另外,教授不回邮件也不能推断出教授的性格。有一位教授是出了名的不回邮件,即使是合作者的邮件也不回,导致他的合作者经常找到他学生。但这位教授对学生特别好,经常一周在学生身上花5,6个小时。

建立人脉关系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对方 查看实验室网址、对方的出版物,了解研究的大问题(big question),先问你自己: 愿意去这个老师的实验室里工作5年吗?如果愿意,就继续下一步,了解一些研究手段。你如果不懂一些科研手段的细节,没关系,对方一般不会苛求你知道很多东西。你的目的是展示出,你和ta有共同的科研兴趣,你对做科研很有热情 (passion),来打动(impress)对方。

可以在 https://neurotree.org/neurotree/ ,google scholar, NIH Funding 记录 https://report.nih.gov 上搜索对方的学术关系网、近期科研资金等信息。

准备好展示自己

不断完善和更新 CV; 有精力的话,可以建立个人网站; 可以准备幻灯片(Slides),用来辅助介绍课题内容; 和老师面谈,实际也就是申请后面试的预演。你需要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自己的科研兴趣,准备一些关于对方的问题。

如何评价教授的水平

评价一位教授的学术水平要多方位综合考虑,下面仅简单讨论几点。

  1. 研究方向/课题在学科发展潮流中的位置:研究方向/课题是过时多年、正处热门、还是下一个风口?如果TA的研究领域正蓬勃发展,未来将更可能在学科发展中做出重要贡献。刘洋教授的讲座《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涉及了这一问题。当然,兴趣匹配也是很重要的。
  2. 发表的期刊、会议:不同领域都有众所周知的顶刊、顶会,对于其他的期刊亦可参考影响因子、期刊分区等。在高水平期刊、会议发表的文章数量和引用数直观反映了TA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 近期工作数量、质量:有的教授可能很多年前做出过杰出的工作,但是近几年(如5年)不再活跃。这一点在选导师的时候要慎重考虑。
  4. H指数:H指数为x表明该教授有x篇paper的引用数均超过x,是一个评价学者水平的简单粗暴的指标。这个指数偏好资深的教授,不利于年轻的教授如助理教授等。
  5. neurotree:理清了神经科学界学者们的师承关系,非常有参考价值。
  6. 带的学生、博后:了解TA工作、指导风格的第一手消息。
  7. 他人评价:来自同行教授的评价非常重要。
  8. 人脉关系能力:人脉关系是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TA的本科学校、博士学校、博后学校、参加会议、seminar、访问、合作等方面均能体现出其社交能力(从CV、个人主页可能能找到这些信息)。
  9. 指导类型:成名大牛自身学术水平很高,作为学生能获得很多资源,但可能会由于事务、学生众多,没有时间精力去训练学生;新AP虽然仍在事业发展期,但是愿意花费很多耐心和关注在学生身上。不过具体的指导类型、风格还是因人而异,要多方求证。此外,近些年TA有多少学生获得成功(如拿到教职),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
  10. 个性、人格:导师的个性、与导师的相处方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在读博期间的精神状态。
  11. 课题组的大小: 通常与课题组成立的年限有关。大的课题组确实意味着更成熟,有更多的多样性,但也意味着能得到的导师的关注自然会少,比较适合有想法的、比较独立的的学生。小的课题组意味着是新组。新组意味着需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和导师搭建实验室,好处是能够积累搭组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导师本身人很nice(不给压力),那么学生跟组里的人际关系就更紧密,但如果导师是个很push(给压力)、不那么体恤学生的人,那么就有有苦无处诉的风险。

"pre-interview"

Networking收到邮件后,如果PI对你感兴趣,你们很有可能会安排一个非正式的一对一网上面试。此时可参照准备面试的步骤:提前了解这个PI的工作、准备好你要展示的内容。值得一提,这些面试如果是安排在11月份,准备面试的时间就会占用准备网申的时间。

这些非正式的面试通常反应了PI对申请者比较大的兴趣,但是其作用主要在于发出申请前的选校(选PI),而次要在于申请的结果。从唯结果论的角度来说,如果这个PI不在招生委员会里,他/她通常是不参与发放interview offer的;即使他/她有一定的影响力,实话讲,一个普通的申请者也很难在半个小时的聊天中非常impress一位教授。但是在这半个小时里,你可以听PI亲自介绍自己的项目,感受他/她的supervising style,和他/她对你的申请的兴趣程度,从而决定是否要申请这个项目,或者是否要以这个PI作为这个项目内的主要潜在导师(通常在文书里要写明这一点)。

基于此,我总结这种pre-interview可能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如果你有时间,或者确实对哪个老师非常感兴趣,做了反正没有坏处;但是如果你时间紧张,它的意义可能没有好好准备文书、赶紧完成project、争取强推那么大。不要给自己太大的networking压力。

学会介绍自己的课题

在联系教授、面试和建立学术界的人脉关系前,应该为自己的每一个课题准备10分钟左右的口头介绍并精心打磨结构、逻辑、用词、发音(同时准备一份幻灯片可能会用上)。介绍的结构安排、内容组织、逻辑衔接与paper的写作其实较为相似,我们建议读者适当加深了解paper的写作。口头介绍与文章写作的主要区别是口头介绍应该更加口语化,流畅自然,确保对方理解。提供一个样例结构如下:

  1. 一句话介绍自己在哪个研究机构、谁的指导下,研究了什么问题。
  2. 2-3分钟研究问题的背景(introduction),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3. 2-3分钟研究的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4. 3分钟研究的结果(results)。
  5. 2分钟讨论/结论的部分(conclusion/discussion)。

作为学生常犯的错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了解自己做的内容的技术细节,却讲不清楚课题要解决领域的什么问题,课题的全貌(big picture)是什么,这个课题、某个方法/步骤的动机(Motivation)是什么、有什么意义。一定要事先想清楚所有的这些问题,不能像个导师让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去深究背后的原因的“乖学生”。

介绍课题时多数是半聊天半学术的场景,一个好的口头介绍应该根据对方学术背景、对话时候的态度、神情、反应,动态调整介绍的内容和进度。

为了提升自己介绍课题的水平,多次练习是十分必要的:和导师/同事介绍自己的课题,他们可能更关注细节的准确度,逻辑的连贯性;和实验室外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课题,他们可能会关注大问题/大背景/全貌,让你用通俗的方式解释研究手段等等;和父母朋友介绍自己的课题,他们可能会问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问题。